「淺談」全新Macbook——頂尖工業設計,但犧牲掉的實用,是否值得?

即使在科技產業界群雄並起的今日,但我想仍然可以用一句「無人能出其右」來形容Apple的工業設計水準。Apple厲害的不止在研發部的設計,更在整個製造過程中維持了產品的高品質,讓我們拆開包裝的一瞬間,就會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拿出產品把玩,更是能用欣賞藝術品的角度來欣賞Apple產品。Apple於美國時間3/9發表的New Macbook,無疑將自身的工業設計水準再推上了一層樓。然而,為了「區區」工業設計,這些是否值得?

clip_image001

嗯,關於這個問題,開始談論前先來看看產品:Macbook這個名稱在Mac產品線上並非首創,在多年前Apple就推出過塑膠材質的「小白」白色Macbook。只是隨著Apple對於鋁合金材質越來越堅持、依賴,這款塑膠機身的產品也漸漸淡出了市場。然而這次發表會上Apple重新提出了「Macbook」這個名字,恐怕是希望能讓新產品以極為出色的外觀、設計、質感,一舉成為Macbook系列的代表作吧!為了這款產品,Apple甚至一改Mac系列多年來堅持銀色外觀的「慣例」,而一舉推出了銀、黑、金三種顏色。出色的外觀和全新的色彩,連小宇在看到New Macbook的一瞬間,都有種想衝動購物的感覺。

clip_image002

雖然New Macbook並沒有沿襲以輕薄為主打的「Air」系列稱號,但不可否認的是,New Macbook確實比前輩Macbook Air更輕更薄。厚度從17.3mm直接瘦身到13.1mm,重量更縮到2.0磅(約920克)。在整個Ultrabook市場上,這樣的成績也相當亮眼。值得一提的是,其實數年前Sony VAIO系列的VAIO Pro 11曾經達到更亮眼的870g,但機身採用的卻是碳纖維樹脂複合材質。New Macbook相比之一,既能保持原本一體成型的鋁合金機身,更進一步的加入了Retina螢幕,在這樣的進步下,重量還能縮小到900g。這樣的工業設計水準,當真值得驕傲。

clip_image003

clip_image004

除了外觀設計外,New Macbook最亮眼的就是這塊Retina Display了!12吋的16:10螢幕,解析度高達2304×1440,補足了Macbook Air系列一直以來為人詬病的螢幕顯示品質。

clip_image005

正常情況下來講,同樣大小的螢幕,解析度變高,畫素點增加,螢幕亮度應該會下降;但New Macbook使用了新的技術,改變了螢幕畫素的排列方式,使得螢幕能在亮度不減的同時,又節省了30%的能源消耗。

clip_image006

將筆電打薄,絕非削平一塊金屬板那麼容易。New Macbook內部的主機板、電池等等,都被重新設計了!電池採用客制化的不規則形狀,並採用堆疊式的設計,使New Macbook有限的機身空間內全部塞滿了電池。

clip_image007

當年賈伯斯曾經驕傲的說過:Macbook Air的主機板只有一隻鉛筆這麼長。想不到New Macbook的主機板更上一層樓,比Macbook Air的主機板更小了67%

clip_image008

原本就廣受好評的觸控板,也進步成了新的Force Touch觸控板。新的觸控板可以感應手指按下的力度,藉此增加更多手勢觸控的功能。除此之外,新的觸控板取消了實體按鍵,改用全觸控+虛擬按鍵;虛擬按鍵為了增加手感,還帶有震動回饋的功能,不過用慣實體按鍵觸控板的使用者,恐怕還是要花一些時間去習慣。

clip_image009

好聽的都講完了,接下來來說一些難過的吧。機身變薄的硬傷之一,就是鍵盤手感一定會收到影響。比較機身變薄,鍵盤行程(按鍵按下的深度)一定會變淺,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就能彌補的。至少現階段看來,還沒有方法能徹底改善薄機身按鍵鍵程不夠深的問題。

clip_image010

不過Apple確實有在鍵盤方面做一些改善:New Macbook摒棄以往的剪刀腳設計,採用全新的蝶式機構。全新的蝶式鍵盤設計能讓按鍵按下時力道更均勻,即使只按到按鍵的一個角落,按鍵也會整個按下,不會有「蹺蹺板」的問題。

clip_image011

當然實際手感如何,小宇還是要等自己試過才知道啦,不過根據外媒的一些測試結果,即使搭載這種蝶式機構,New Macbook的鍵盤仍然因太淺而手感不足。clip_image012

最後要迎來最讓小宇無法輕視的缺點:New Macbook終於徹底把標準USB接頭給閹割掉了,然後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Thuderbolt和充電孔一起砍掉。整個Macbook的I/O插槽就只有一個USB Type C(哦對了,還有一個3.5mm音訊孔);充電、USB、Display Port影像輸出等功能,全部都要仰賴這個這個USB Type C+轉接器。說起來,多年前Apple似乎也對DVD光碟機幹過一樣的好事,不過好在那時候光碟機的利用率本來就隨著USB隨身碟大幅下降,因此拿掉的當初似乎仍被很多人詬病,但說到底其實也沒有造成使用者太大的不便,最多就是偶爾匯CD音樂時較麻煩。

clip_image013

把標準大小的USB閹割掉了,一方面也是薄機身的硬傷,因為傳統USB接頭實在太厚;一方面也是Apple朝著自己夢想的無線傳輸時代邁進;雖然今日的雲端已十分進步,很多人也開始將檔案放在雲端。但對大多數人來講,我想USB隨身碟仍然是一個快速且較主流的方式。而且今日的筆電週邊設施(鍵盤、音效卡、印表機、讀卡機等)也大多以USB連接,看來Apple想要以無線傳輸或是USB Type C來取代現有的標準USB接頭,仍然是困難重重呵!大多數的使用者買了New Macbook之後,恐怕還是要乖乖買一條2590元的HDMI、USB、充電三合一Hub線吧!

clip_image014

最後來看看硬體:New Macbook採用Intel Core M 1.1Ghz(可升級)、Intel HD Graphics 5300顯示卡、256GB 快閃記憶體、8GB RAM。電池則可承受可連續9小時上網、10小時電影播放,和以往相比,表現依舊亮眼。

淺談:

問題來了,這麼一台筆電,定位究竟在哪裏?從41900台幣起的價格看來,Apple應該是想把他定位成一個和Macbook Pro Retina並稱王的系列,一個主輕薄、一個主效能。至於原本的Macbook Air系列,則淪為入門款的低階筆電。

這樣看完,我反而覺得New Macbook的定位更加尷尬了:

1. 最低階版價格和Macbook Pro Retina相同,效能、使用度卻大不如。New Macbook雖然使用很多新技術、新的設計工藝。但基礎的效能、圖形處理能力、鍵盤、I/O界面等等,卻都大大不如Macbook Pro Retina;前者看起來比後者輕了400多克,看起來多,但實際背在背包裡。只相當於半瓶沒喝完的水,差距並不明顯。在價格相同的前提下,大多數消費者恐怕還是會選擇MBPR,畢竟筆電可不是會讓人衝動消費的產品。

2.和Macbook Air相比呢?價格貴了許多,但除了螢幕解析度高上許多之外,似乎連基本的CPU效能都比不上Macbook Air。對於想追求輕薄的使用者,雖然Macbook Air不如Macbook輕,但仍可以略微滿足需求。何況還有低價、I/O更完整、效能略強等優勢。New Macbook和Air比,似乎也佔不到太多優勢?

3.直接以筆電本體看,現在大多數的筆電使用者,即使不是文字工作者,偶爾仍會有打報告、做簡報等大量文字輸入的需求,New Macbook的鍵盤劣勢這時就顯現出來了。標準USB插槽更不用說,USB2.0隨身碟仍然是目前主流的檔案儲存、交換界面;New Macbook要接上轉接線才能用USB隨身碟,無形中又失去了很多便利性。出門多帶一條轉換線看似沒什麼,但卻有忘記的風險,麻煩度又增加。

4.高昂的售價(雖然比起Apple以往來講,價格不算太高,但40K以上仍然要歸類為中高價位筆電),大部分都反應在工業設計上,從業界的角度看來似乎很正常,但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來,他們真的會為了「工業設計」這四個字買單嗎?售價對映的價值、細節(如非矩形電池、新螢幕技術、精細做工、超輕薄等),實則很難為一般人所看見。一般人所注重的效能、鍵盤、輸入孔等基本設計,反而暴露了Macbook的缺點。第一眼看到New Macbook,他們或許會覺得:「咦?好輕哦!」但當真正掏錢時,他們看到的只是:我花了四萬塊,買到一塊不能差USB的高畫質板子。

綜合以上幾點,除了小宇這種對於工業設計極度追求的科技宅,大概只有追求外觀設計的星巴克文藝青年會真正被New Macbook所吸引吧!New Macbook就像一位高傲的貴族:少數人才看得到他高貴的血統和紳士禮儀,大多數人,仍然覺得他只是個不能搬磚燒菜的小白臉

  1. 很詳細的介紹!!!
    但我個人覺得把USB插槽拔掉真的不是個好主意啊….
    外型雖然很漂亮….但外出難免會忘了帶轉接線呢….

    阿湯 說:

    還好啦

  2. 謝謝你的分析。你分析得真的很好。因為你完美的分析,我可以馬上知道我需要買哪一台,不用再頭痛。謝謝你

    阿湯 說:

    請慢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