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教育中,我們總喜歡強調『愛拼一定會贏』這種概念,這概念給年輕人希望,給成長中的人夢想,只要我們找到我們的領域,順著社會的階梯從小學,中學,大學慢慢往上爬,悉心努力,總能夠在自己的領域中闖出一番天地,如果不到家財萬貫,功成名就,只少也能衣食無缺,遮風避雨。社會虧欠我們嗎?也許。但是我們不能自甘魯蛇,我們早就知道台灣環境被搞砸了,成長停滯了,我們必須要負責自己的成長,找到自己的機會,衝出封鎖線。

000

圖片出處:熊麻吉
複利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 is compound interest.)– 據說愛因斯坦沒說 XD

成長

在成長的教育中,我們總喜歡強調『愛拼一定會贏』這種概念,這概念給年輕人希望,給成長中的人夢想,只要我們找到我們的領域,順著社會的階梯從小學,中學,大學慢慢往上爬,悉心努力,總能夠在自己的領域中闖出一番天地,如果不到家財萬貫,功成名就,只少也能衣食無缺,遮風避雨。

大部份的人並沒有偉大的夢想,他們不想成為太空人,總統,聯合國總理,將軍,總經理或是董事長這種人物,大部份的人會聽從社會指引的道路,小心翼翼地遵守,希望有天他們早上醒來時,社會答應他們的所有理想生活都會一一實現,他們只需要努力地守護那點小小幸福就夠了。

從 1970 年後,台灣從輕工業,重工業,科技業幾種產業的升級中不斷成長,財富不斷增加,機會不斷增加,搭上這條列車的父執輩們,大部份都能夠從這樣的財富增加中獲利,晉身有產階級,在他們的眼中,社會的確是好的,是公平的,只要你持續努力,不管你在私領域或當公務員,你都能夠衣食無缺,遮風避雨,社會回報了他們的努力,給了他們應許的財富與地位。

時間很快地衝到了 2000 年,現在 30 歲左右的職場新手,那時候剛進大學,由你玩四年的是真的,到了大學宿舍以後,他們衝到課外活動社團的社辦中,一起帶團康,迎新宿營,武術競賽,辦發表會,跳熱舞,跳國標舞,模擬聯合國,登山,甚至出國遊學,有很多人只是純粹地玩耍,但是有另外一大部份的學生卻認為,這樣積極地享受生命,在群體中學習,是會轉換成之後職場的果實的。

當機會變成世襲

但是沒有人問過,如果台灣的成長停滯了怎麼辦?

如果列車的座位沒有因為成長不斷增加,也沒有大量上一代的位置空出來,後來才上車的人們,不就一定得站著?甚至,如果整輛火車都被塞滿了,接下來的人不管怎麼武藝超群,怎麼照著上述成功方程式做,都可能怎麼都上不了車。

因為火車座位的奇貨可居,有辦法的人們開始利用走後門的方式得到機會,沒有辦法的人社會新鮮人,就塞在社會的底層,希望哪天會『出運』,哪天能夠受到上層大佬的眷顧,留下一個座位給他。

那些前人做起來很容易的事情,現在看起來卻越來越難,身邊的朋友分成兩種族群,沒有富爸爸撐腰的(尤其家也不住臺北的),為了生活的開銷,量入為出,拮据度日,每個月還希望能夠從開銷中擠出那一丁點存下來,作為房屋的頭期款,或是以後的不時之需。

有富爸爸撐腰的,有可能因為關係得到更多機會,平步青雲,也有可能因為有餘力中斷一切,追尋自己的夢想,或創業,或留學,或從政,不斷地歷練。

人才是需要歷練的,歷練過後,被他們賭到的,就一飛沖天,天下皆知。

年輕人最需要的就是機會,但是成長停滯後,機會卻開始世襲。

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

這時候,沒有富爸爸撐腰的,為了機會,只得展開所謂的學歷軍備競賽。

高職念完不夠,一定要念大學,大學念完不夠,一定要念國立大學研究所,冷門科系不夠,一定要念熱門科系。政府與私人機構的招募與升遷制度,也的確一個個變相鼓勵以學歷換取機會這個現象。

大學學歷供不應求,那就廣設學校吧,熱門科系研究所供不應求,那就擴大規模地招生吧,電機所一個不夠,我們增設光電所,通訊所… 等,然後學生都學一樣的東西吧,只要把大家都拱上來拿到碩士學位,台灣的競爭力就會超越群倫,這些人才就會驅動未來的經濟發展,走出台灣最光輝的下一段成長。

但是我們的成長還是一樣是停滯的,年輕人不僅沒有因為這樣的學歷競爭得到他們所應許的機會,這個現象,反而把台灣年輕人珍貴的兩年,可以全力貢獻 GDP 的兩年,硬生生關在學校裡。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或是需要那麼高等的教育的。

競爭力沒有增加,成長還是一樣停滯。

這是社會的錯嗎?

30 歲的一代才剛投入職場沒多久,停滯的成長當然是上一代的錯。

苦悶的年輕人們再也受不了了,開始責怪政府,咒罵這個社會,開始怨恨大環境,鬼島塊陶(快逃)成了大家在網路上琅琅上口的宣泄。

拿強者我朋友 Alan Ho 的個人經驗來說吧:

  • 我在美國念書畢業一年後,在 26 歲時,底薪收入就有八萬美金,後來我又幹了四年,回台灣又幹了四年,但我的收入連八年前的一半都沒有,所以說,是我能力退步了嗎?不對啊,我現在寫程式碼比以前快不知道多少倍,還帶一個團隊,怎麼可以說我退步了呢?一個人所能領的薪水,是相對於他所能創造的產值,而一個人能創造的產值,則是基於他所在的團隊以及社會之上,我過去還是一兩年經驗的新人能領高薪,是因為我所處在的團隊、社會可以創造高價值,因此我所做的邊邊角角的工作,依附在團隊上仍是有價值的,公司就我當下及未來可能的貢獻,給我高的報酬。所以說穿了,年輕人能領的薪水,很大的決定因素是在於這個社會能夠如何運用他們,這個社會的掌權者、這個社會的中監份子,能為年輕人創造怎樣的舞台,如果掌權者創造的社會有價值,能夠利用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價值,那麼年輕人自然能夠領高薪。

換個社會,同一個勞工的賬面產值的確是會大大增加或減少的。

儘管如此,年輕人還是沒有辦法免責的必須要承認自己的錯誤,為什麼決定要跟大家一樣投入那紅到發黑的人力市場?那真的是你想走的路嗎?還是只是把別人的結論借來用,卻從來沒有思考過自己喜歡什麼?想要創造什麼?

既然知道上一代的公式沒有辦法套用,為什麼你會讓的父母支配人生?

要如何突破?

複利是宇宙間最強大的力量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in the universe is compound interest.)– 據說愛因斯坦沒說 XD

你知道政府與社會會失靈,你必須要在『假設他們一定會出錯』的前提下經營你的人生,這樣他們出錯的時候,你才不會變成連帶的犧牲品。

父母長輩的建議是建立在他們對社會的認知上,是他們在過去 30 , 40 年間所搜集到的結論,但是,我們可以問問自己,過去這段時間內,台灣與世界變化了多少?賴以成功的工具,想法,與方式演化了多少?這些結論,我們不能照單全收。

既然既定的成功公式已經不能再使用,我們必須要摸著石頭過河,用漸進式(incremental)的個人成長殺出一片血路,電腦科學中,有一種演算法叫做動態規劃(Dynamic Programming),很適合用在解這個問題。這演算法的概念很簡單:

  1. 1. 把大問題切成很多很小很小,可以解決的子問題(Divide and Conquer)
  2. 2. 把解子問題的結論記錄起來,之後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直接套用結論。
    這是演算法學習的部分。
  3. 3. 子問題都解開後,由子問題組成的大問題解法當然也呼之欲出

翻成白話文的方式就是:

  1. 不要管學歷了,你聽過工作嗎?職涯人生是大問題,但是你不應該想要一步到位地解開,相反地,一開始時,你應該要專注在你下一步的解法。不知道畢業後要做什麼?這時候絕對不是用下一個學歷來遞延解決問題的時間,而是趕快周遭找到一個你有點興趣的職缺投入。

    不要什麼都想著一擊必殺,一步到位,大成功是由很多小成功集結起來的,你必須要把你偉大的航道切成一話話來實踐,打贏一個個守著關卡的小王。

  2. 不要管忠誠度了,你聽過良禽擇木而棲嗎?出社會直接就任夢想工作(Dream Job)的機率很低。就算你進台積電,進去之前你也真的不知道你真的喜歡,適合這工作,還是只是追求名牌。以 3 個月為一個單位,問問自己,你喜歡這工作的哪個部分,不喜歡這工作的哪個部分,這時候你會多了解自己與產業一點了,你可以從這些學習中知道你下一個理想工作的雛形,打開眼睛在業界尋找,找到適合的就二話不說,跳槽吧! 3 個月的時候開始思考,等到找到下個工作時應該 6 個月也過去了吧。

    在台灣,忠誠度是件不值得一提的事情,你要記得,公司隨時可以請你走人,你如果一直投資人生在你不喜歡的工作上,未來能請公司主管賠償你青春的損失嗎?

    找人跟工作一直是市場機制,適合則來,不合則去,公平交易,童叟無欺。

    要記得,如果你在同一個崗位待上 3 年不換,你的經驗與能力會鎖死在這個工作上,要跳出來,很難。

  3. 逼近你自己每次換工作的時候,你會跟逼近你自己的理想,也會慢慢發現你真正想投入的領域,與你的熱情,這些東西,不是你捧著教科書讀破頭能夠理解到的,你會找到你的方向。26 歲(台灣就是比較晚)出社會,不斷地逼近自己,你應該會在 30 歲左右找到方向,你的大半職場人生還好生生地躺在前面等你開拓。

    擺脫那種討厭的工作與討厭的環境,卻要一直做下去,年紀越大越沒有彈性,機會一個個消失,根本就是無間道地獄的那種窘境。

    這些快速的經歷與學習,會成為你複利的條件,會成為你的累積,複利 x 時間,你才真正能夠擺脫魯蛇的待遇。

社會虧欠我們嗎?也許。但是我們不能自甘魯蛇,我們早就知道台灣環境被搞砸了,成長停滯了,我們必須要負責自己的成長,找到自己的機會,衝出封鎖線。

原始文章連結:http://winston-zh.attlin.com/2014/11/blog-post.html

Categorized in:

網路大小事,

Last Update: 2014 年 11 月 21 日

Tagged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