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就看過不少人在介紹Google在Chrome瀏覽器上推出的Google Chrome擴充套件《Google輸入法工具》,內建各國語言的輸入可以直接使用,雖然只能在Chrome瀏覽器上使用,不過對偶發狀況應急時使用是非常方便的,目前繁體中文僅支援注音(我想很快就會有倉頡或其它輸入法),簡體中文則是拼音,原則上輸入法的都沒有太多額外附屬功能,所以也別太期待有多好用,既然會建制在瀏覽器上,很明顯的就是讓大家可以在偶而有需要的時候使用,特別是學外語的朋友,應該更需要。
提到部落格的文章編輯工具,第一印象就是會講到WLW(Windows Live Writer)這款可離線編輯且功能相當齊全的工具,不過很可惜的不支援MAC及Linux(正常嘛,他是微軟的軟體),不知道MAC的用戶都是用什麼方法來解決,今天來介紹另一款部落格離線編輯工具《Qumana Blog Editor》支援Windows/MAC/Linux三種平台,雖然功能沒有WLW來的強大,但基本該有的功能都有,至少在MAC下也是個好選擇。
在我們的鍵盤上有三個按鍵CapsLock、NumLock、ScrollLock,這三個按鍵各代表著不同的功能,平常最容易用到的就是前二個,不過有時都會誤按到改變到英字的大小寫或是連續敲打數字鍵盤時突然去按到NumLock鍵,變成空敲數字,對於沒有這幾個按鍵指示燈的鍵盤來說更是容易按錯,系統工具《Keyndicate》可以協助我們在系統列上看到這三個按鍵的開關情況,還能鎖定這三個按鍵的目前狀態,對於沒有指示燈的鍵盤來說相當好用,也能避免誤觸的情況產生。
雖然現在電腦硬體大概沒幾個月就突破新的技術不斷的推出更高規格的產品,效能也都是愈來愈猛,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不斷的花大錢升級,因為如果只是用來上網聊天打報告,總不是去買台好幾萬的高規格電腦,電腦硬體就算不是很猛,我們也是能透過軟體盡量的提升使用效能,像是系統工具《Process Lasso》可以用來調整程序的使用優先順序,包括I/O優先順序配置,讓比較重要的軟體可以率先使用系統資源,你也可以從中看出到底是什麼軟體吃爆了你的系統,或許就可以移除這些怪獸,恢復你電腦的平靜。
Firefox 10.0在歷經六週後,很快的又釋出《Firefox 11.0》正式版,不過這次總算不是改版後感受不到什麼有變化,在這次的改版中加入了一些很實用的功能,像是先前只能匯入IE瀏覽器的書籤及相關資料,現在終於也支援匯入Chrome瀏覽器,而內建的同步功能也新增可以同步附加元件,另外對網頁設計開發者來說也內建了新的樣式編輯器,可直接編輯CSS並即時預覽,這些都是很實用而且對不少人來說都相當重要的功能,其它更多細節就往下詳看吧。
平常沒特殊需求時阿湯會直接使用Windows內建的相片檢視器來查看圖片,不會再另外使用有一堆功能的看圖片軟體,不過少了預縮圖預覽功能,瀏覽大量圖片就不便利許多,看圖軟體《ImageGlass》不僅和Windows內建的相片檢視器一樣簡單易用之外,還內建縮圖預覽功能可以快速選圖,也能快速轉存圖片格式,等於補足內建檢視器的一些小缺點,而且讀取圖片的速度也相當不錯。
一般在批次處理圖片時我比較常用到的軟體應該是PhotoScap這款簡單易用的免費影像處理軟體,而這樣類似的軟體其實蠻多的,每一套也都各有特色,電腦裡不準備個2~3套哪夠用,影像處理軟體《XnConvert》主要是應用在批次處理上,可以做基本調整、裁切、浮水印或是加入簡易效果等等,可以設定多種處理方式,一次性進行處理,而且跨平台支援Windows/MAC/Linux三大系統,是批次處理圖片相當不錯的選擇之一。
平常在寫部落格時,都是使用Windows Live Writer這套部落格離線撰寫工具來寫作,不過每次如果要重灌的時候,實在很懶的再設定一次,這二天才注意到原來Windows Live Writer也有備份工具《Windows Live Writer Backup》,可以完整備份相關的設定、草稿及已安裝的外掛,如果有多個部落格帳號或是外掛安裝的多,有這備份工具,可以在平時就進行備份,這樣隨時要重灌的話,只要一鍵立即還原,不必再花時間設定。